发展民营医院产业需解决供需问题
近日,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《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》,提出到2020年公立医院服务量收缩到70%,民营医院的服务量要达到25%左右,这意味着民营医院有将近两倍的增长空间。然而,目前我国民营医院产业化程度较低,具体障碍较多。
在价格方面,虽说可以自主定价,但民营医院一般在新城区,人口较少,而且医保病人往往要求按国家价格提供服务,这些都削弱了民营医院的议价能力;在投融资方面,没有低息贷款政策,银行方面给民营医院贷款的条件较为苛刻,而大型综合医院从建设到经营上的盈亏平衡往往要8?10年时间,回报周期较长,股东的资金压力较大;人力资源是医疗服务业的最大成本,民营医院在起步阶段往往只能吸引“两头”人才,即以退休的医生和新毕业的大学医学生为主,大量年富力强的医生难以从公立医院系统中流出。
从我国医疗服务业的结构来看,公立医院占绝对垄断地位,服务量达到医院总量的89.8%,民营医院仅占10.6%;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93.5%,超过民营医院30个百分点;86.8%的医师都在公立医院执业,只有小部分医师在民营医院。
解决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,一是国家直接投入,继续把现有的公立医院做大做强;二是引入民间资本,增加供给。如果完全依靠国家投入,财政难以支撑。事实上,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靠国家投入来办医。
因此,发展民营医院产业关键就是要增加消费者信任度,并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,比如应该放开医师多点执业,让医师流动到民营医院执业,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。